【求職】《跨洋過海‧東瀛當台勞系列II》日本短期入社離職朝來襲,你是離職潮中的候補成員嗎?-就職的第一步之「自我分析」

「就快畢業,我真的能夠馬上成為新鮮人,進入職場嗎?」

我曾經問過周圍不在繼續升學的台灣朋友,每個人都有著如此共同的煩惱。

當時是2014年,我正在日本當個交換留學生。看著周圍大學三年級的日本朋友穿著西裝忙著「就職活動」,忙到焦頭爛耳的景象,內心充滿著同情的同時,卻又覺得羨慕,因為在台灣沒有所謂的就職活動期。而是大家一畢業或是快畢業的前夕才會開始有陸續的就職博覽會,或是各自憑各自的本事到處奔走公司面試。當時的我一直認為台灣的就職環境非常的差,資訊也不夠透明化,所以在台灣大學生就職半年後離職的其況並不少見。

根據1111人力銀行於2016年11月的調查「2016新鮮人就業追蹤調查」指出,2016年計畫進入就業市場的職場新鮮人,高達8成已順利找到工作,其中包含31.2%的新鮮人工作至今不到半年,已經換過一次以上的工作。離職的主要原因依序為「不滿意薪資」(26.0%)、「工作內容不如預期」(18.2%)及「低成就感」(15.6%)。(1111通訊社記者邱芷綾11月29日)

換言之不滿薪資、工作內容不如預期、低成就感,這三點因素是造成短期之內離職的因素。然這些問題取決於就職市場的資訊透不透明化之外,在就職前自我是否做好完備的功課去認識自己有興趣的職種或是想進入的產業。

然就職資訊相較透明化的日本也面臨與台灣同樣的難題。

日本厚生勞働省(相似於中華民國勞動部)每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有百分之30%大學畢業生在三年內離職,並且有每年逐漸攀升的趨勢。根據日本マイナビ人力公司的調查指出日本新鮮人短期內離職的原因如下。

  • 希望能提升自我的專業能力(技術)
  • 對於年收和福利感到不滿
  • 對於現在的工作感受不到成就感
  • 業績惡化等,對公司的未來感到不安
  • 加班太多,休假天數太少
  • 和上司及同事的人際關係惡化

何謂第二新卒?

在日本把畢業後順利就職,卻在數年之內(2~3年)就離職的社會人士稱為「第二新卒」。

《第二新卒とは?》

https://mynavi-job20s.jp/guide/guide02.html

《新規学卒者の離職状況》

http://www.mhlw.go.jp/stf/seisakunitsuite/bunya/0000137940.html

但相較於台灣,日本就職市場資訊相對透明化。在日本,有所謂「就職活動」,而自我分析、業界分析、職種分析、企業分析就是被列為找工作的第一步。因為這不但會在企業面試時,被一一的檢視之外,也會深深影響自己在進入未來職場後的落差。(何謂就職活動請參考《跨洋過海‧東瀛當台勞系列 Ⅰ》)雖然日本有了這個重要的環節,近年來短期入社後的離職潮卻還日漸顯著,除了該重新檢視日本就職市場外,更應該加深思考畢業前找不到工作往後就難以找到工作的社會體制。即便現實是如此,若是想在日本找工作,執行就職活動前是否足以了解自己以及是否對自己有興趣的職種或是想進入的產業有淺些的了解依舊是相當重要的環節。本文將淺談在日本找工作首先應該如何自我分析的部分。

何謂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簡單來說就是重新檢視自我。內容除了包括自己的性格、優缺點之外,還有對於工作的價值觀,以及大學時代過去曾經參與過的課外活動經驗。

1.自我優缺點分析

多數的人在省思自己的優缺時,會擔心自己的缺點成為找工作的絆腳石,但其實不盡其然。凡事都有一體兩面,一切都是看我們如何去解讀和轉化。缺點的部分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它可能就會成為另外一項優點。也就是所謂的化危機為轉機!

例如,我的優點是一旦對某事物有了興趣,就會全神貫注於該此事,而忽略到其他事務。這同時也成為我的缺點,因為我無法同時掌控複數的工作。但也因此我比誰都適合從事研究工作,因為我能專注在眼前的研究計畫,直到結果出來為止我都不會輕易地被其他事務干預。

此外,在不斷的尋找自我優缺點的過程中,也能一併了解自己在哪些職場下能將自己的優點發揮到最大極致。

2.對工作的價值觀

簡單來說就是工作對你而言是什麼。當然我們每個人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生活,但是除了為了生活外,它對你而言還有什麼樣的意義。

舉我個人的例子來說,工作對我來說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幸福」。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和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加深了全世界對於日本的不信任感,其中更重創made in Japan的產品。為了更了解日本當地真實情況,我分別於2012年參加日本交流協會「新聞記者志願訪日團」,以及2013年日本外交部所主辦的「絆計畫青年訪日團」,探訪了東日本大地震的重創區–南三陸町、石卷市及地方電視台。眼前的杯盤狼藉震撼當時的我,聽著受災戶強忍淚水的訴說著他們經歷的一切發現有許多事實經過媒體傳播之後被扭曲,並且日本仍有許多優秀的地方是我們沒看到的,同時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因此我將我在日本所得到的第一手資訊編撰成一本書,將最真實的一面傳達給台灣的大眾。而這過程當中,我意識到我若能在日本製造業裡就職,學習日本企業的精隨,並將過去日本人驕傲的「made in Japan」傳銷到全世界,是最直接幫助受災戶的一帖良藥,同時我深深相信是創造幸福社會的一種方式。

像這樣的將自己的價值觀整理成篇文章後,可以在日後填寫履歷書的時候靈活運用,進而推銷自己。

3.大學時代過去曾經參與過的課外活動經驗

在日本,找工作的時候,資方通常會透過你的過去來了解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所以介紹你過去的人生歷練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我從小就是田徑隊,熱愛跑步的我從小參加過無數的比賽,並奪下XXX馬拉松金牌等獎項。上了高中後迷上馬拉松,每年一定都都會參加一場全馬比賽。而為了能順利跑完全馬,我養成每周兩天慢跑10公里,到現在我依然維持著這個習慣。

從此例子來看,寫這篇短文的人就會被面試官認為是「有毅力的人」。對感興趣的事情能保持著熱情以及持之以恆。然不要小看這樣的一個評價,因為很多時候人們其實很容易厭倦舊的事物,而無法持續下去。而往往在職場上最需要的就是對事務的熱情和持之以恆,因此這樣的一篇看似不痛不癢的短文可能是影響你能否拿到「內定」的關鍵。(何謂內定請參考《跨洋過海‧東瀛當台勞系列 Ⅰ》

Olivia建議小教室|オリビアのアドバイス教室

在日本找工作,自我分析真的相當的重要,唯有透過再次認識自己,才足以有說服力讓他人認識你進而認同你。或許每個人所經歷的事情大同小異,但是如何在大同小異中找出自己的特色是自我分析的最終核心。不妨每天睡前十分鐘靜下來想一下這一天你做了什麼事是你不常做的或是你一直保持的習慣,或許會有一些大發現。

5802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